政策法规
改革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一)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05/07/2015 09:34|点击量:84

  [摘要]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均衡地区间财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但当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大、不透明、欠规范的问题,受到政府管理层和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成为当前转移支付改革的重点。2014年,我国在《预算法》修正案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都提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本文立足于探索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以构建“分类拨款”为思路,以“明确投向,优化结构,创新方式,精简环节,强化监管,突出绩效”为步骤的专项转移支付改革办法。

  专项转移支付是我国转移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专项转移支付存在的项目小散碎、分配不透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难以形成资金合力,容易导致寻租腐败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今后转移支付改革的主要对象。结合我国2014年《预算法》修正案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推出,对改革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探索。

  一、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概述

  专项转移支付有其明确的特点和指向性,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对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一直处于动态的调整和完善中。

  (一)当前的制度体系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对地方财力补助方式分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其中: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类。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以及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等,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地方政府,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补助,以及对应由下级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励或补助。主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等方面。

  (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特点

  第一,专项转移支付有明确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中央特定的宏观政策意图,与地方政府合作提供跨区域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等。第二,专项转移支付是一种有条件的补助,转移支付方政府要求接收方政府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条件才能得到相关的转移支付。第三,大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要求接收方进行资金配套,由于共同承担公共服务提供的职能,中央政府一般要求地方政府匹配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共同投入。第四,专项转移支付要求专款专用,由于专项转移支付是为了实现中央特定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也是具有针对性的,与一般性转移支付用于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的功能不同,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要严格执行转移方政府的有关规定。这种针对性决定了专项转移支付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不能挪用、截留,也不能用于其他方面。

  (三)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对比

  近年来,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比例逐渐提高:2011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34881.33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8311.34亿元,占52.5%;专项转移支付16569.99亿元,占47.5%;专项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比2010年降低4.1个百分点。201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40283.64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1471.18亿元,占53.3%;专项转移支付18812.46亿元,占46.7%;专项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比2011年降低0.8个百分点。在2013年中央预算草案中,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43804.21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4538.35亿元,占56%;专项转移支付19265.86亿元,占44%;专项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比2012年降低2.7个百分点。

  (四)中央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已采取的举措

  近年来,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调整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将需要在较长时期内安排补助经费、且数额相对固定的项目,划转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二是加快财政转移支付法制建设。针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法制建设滞后、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使用及管理缺乏有效约束和效益评估的问题,通过立法规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促进资金分配更加公平、合理、规范、高效。

  (未完待续)

中瑞世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8-2024 粤ICP备2024238975号-1
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听海大道5059号前海鸿荣源中心A座1204A 邮政编码:518000
电话:010-66553366 传真: Email:info@crwu.com